网站支持 IPv6
登录
当前页面: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生态环境
【重大项目建设】新准环审〔2025〕49号关于新疆清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煤炭防冻液、 抑尘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发布日期: 2025-09-11 19:55:09 来源: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关于新疆清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煤炭防冻液、抑尘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新疆清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你公司委托吐鲁番天熙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新疆清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电石渣综合利用生产10万吨煤炭防冻液、抑尘剂建设项目(一期3万吨防冻液、3万吨抑尘剂)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申请材料收悉。经技术审查与会议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产业集中区吉木萨尔县德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为新建项目。以经鉴定后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结晶盐、缓蚀剂、钼酸铵、硼酸盐等作为原料,采用混合搅拌工艺,年产3万吨防冻液、3万吨抑尘剂。项目总投资21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6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2%。

主体工程:1条防冻液生产线、1条抑尘剂生产线。

储运工程:1个原料罐、2个搅拌罐、1个成品罐、1座原料仓、1座成品仓。

环保工程:一般固废贮存区。

二、我局原则同意《报告表》中所列建设内容、规模、工艺路线、选址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你公司须严格落实《报告表》及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控。

三、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落实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加强施工扬尘管控,落实围挡、覆盖、喷淋等抑尘措施,易扬尘物料应密闭储存或覆盖,运输车辆出场须冲洗,大风天气严禁土方作业。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高噪声作业,确保噪声达标排放。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规范处置。建筑垃圾优先利用,不可利用部分清运至有资质的填埋场,危险废物规范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严禁随意倾倒。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生态破坏,完工后及时恢复场地。施工单位须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原料仓、成品仓采用全封闭厂房,原料罐、搅拌罐、成品罐均采用全密闭。厂房内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止渗漏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依托吉木萨尔县德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限值要求。

(五)严格落实固废环境保护措施。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废原料桶及包装袋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优先综合利用,暂时不能利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暂存于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区,建立全流程台账,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管理要求。废机油桶等危险废物依托德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危废暂存间暂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强化危险废物运输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四、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运营期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五、加强管理,定期检测、维修设备并做好日常环境监督管理,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六、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落实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要求。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认真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按规定程序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七、环境影响报告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依法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在项目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按照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认真梳理并确认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后,依法申领排污许可。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

                                                                                                                                       202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