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领衔的顶级科研团队莅临新疆准东开发区,深度调研煤矿能源等关键技术,并筹划设立煤炭实验室。此举旨在把握新疆多地发展机遇,破解环保难题,为煤炭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
调研期间,四位院士团队实地走访了准东大型露天矿,深入了解了现代开采设备的效能、智能监控系统对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并探讨如何在提升产能的同时,如何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与碳排放。座谈会上,企业代表对实验室选址准东充满期待,坚信此举将对准东煤炭科技研发与产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并针对准东煤特性提出了结焦性强、高岭土碱性高引发的管道磨损等现实挑战,呼吁加大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煤矸石掺烧等技术攻关力度,期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煤炭利用的整体效益。
彭苏萍院士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并强调煤炭实验室的建设应紧密结合产业实际需求,着力解决诸如结焦问题等制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瓶颈,助力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潘一山院士进一步指出,煤炭实验室的建设应由政府主导,同时将引入援疆人才,构建高水平科研队伍,为新疆煤炭产业的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赵跃民院士则谈及煤炭筛分技术的潜力,有助于推动煤炭产业链升级。
任建品主任表示,四位院士同时到访准东是准东的荣幸,并热切期盼本次院士团队能够选择准东作为煤炭实验室所在地,推动准东煤炭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其打造成为新型能源保障示范区与产业集聚高地,为新疆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通讯员 张晓娟)
上一篇: 准东开发区举办高质...
下一篇: 关于转发《自治区科...